访林毅夫:新农村建设 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

发布日期:2006年03月05日  作者:管理员  来源:原创  点击:

新农村建设:这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大家有一个共识,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重点和难点会在农村。在这样的共识之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全党的工作重中之重是农村工作。具体表现出来是在2004年的时候,一号文件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内容提出的。2005年再次提出一个一号文件,主要内容为发展农业综合生产力。2006年的一号文件提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底什么叫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时候有个具体的描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今年的一号文件当中,基本围绕20个字,把这一问题落实。

"新农村"和"三农"的区别

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来的时候,学术界和理论界讨论,跟过去的“三农”政策到底有什么关系?因为对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产力是单向的,容易做到。其实,这20个字是把过去的政策包含在内,还有新的扩张,适应了全面走向小康社会的目标所要达到的境界。比如说生产发展,当然是需要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这是2005年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要想生活宽裕,只有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民生活才可能宽裕。所以,前面是把2004、2005年的一号文件的过去的“三农”政策包含进去,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

建设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所应该达到的,这样的目标提出来以后,对这个目标怎么把握?不好把握。增加农民的收入,政府提的很明确,多予、少取、放活,提高综合生产力。

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提出了要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的重点转向农村,以及加强农村教育等等这些措施。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理解一下,“三农”问题,大家讲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农业,过去27年的发展其实都不错,平均起来每年的增长达到6.2个百分点,大家认为农业真危险的时候,农业的增长是农林牧。而收入增长以后,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是增多的。一般而言,如果农业要发展,农业的增长要比人口的增长高一个百分点或者是维持在三个百分点,这样的水平才是相当不错的。当然,总的来说,过去27年的农业生产工作抓的其实不错。“三农”问题之所以紧要,是在90年代末农民的收入增长慢,而且和城市的增长相比慢得多。

具体的数字来讲,1998年到2004年,据统计,城市人均收入增长是平均每年8%左右,可是农村每年平均增长只有4.3%,差一半。这样的话,农村就凸显出穷,农民就苦,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家就担心。所以,提出了“三农”问题。如果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民苦、农村穷的问题就解决了。加上对农业的生产不忽视,生产足够的农产品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怎么增加农民的收入?比较传统的思路是希望增加农业生产,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率。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足够的农产品,可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但是,对农民增收来讲经常会有矛盾,主要的矛盾是容易出现农产品增加以后,由于需求增加不是很快,所以,价格很低,造成增产不增收。实际上在今年的工作报告当中,谈到2006年面临的新的问题的时候,第一项提的就是这个,谈到2004、2005年连续两年农业增产、农产品的价格下降、农业的生产率降低,很可能给未来的农业生产造成问题。

真正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最重要的就是农村的劳动力转移。把农村的劳动力从农产品的生产者,转为非农以后,他就是农产品的需求者。这样农产品价格就可以上涨,这些农民就可以从价格上涨中受益。而且土地留在农村,农村的土地可以扩大生产,这样收入增加了,出去的农民有的就会回家。我们测算,农村劳动力外移的,搞第三产业的估计有1.2亿人,至少每年一个人能省下4000块钱给农村。

为什么劳动力会转移?我们从自己的经验来看,也确实是这样。比如说80年代是靠联产承包,一次性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的收入增长很快。后来是乡镇企业有了,离土不离乡,这样农民收入增加了。90年代以后是进城的务工的农民,这样每年农村的劳动力减少一千万。从1997年以后,从过去每年减少一千万突然增加变成了连续几年农村务农劳动力增加一千三百万,这样一减一增,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出现了“三农”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劳动力这样的现象?主要是97年出现了,98年开始,生产能力全面过剩,新增的就业劳动少,农村劳动力外出的渠道不畅通,在九十年代末,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最主要的是这方面。2003、2004、2005年经济走出通货紧缩,经济增长比较快,投资比较多,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快,导致2004、2005、2006年连续三年农民的收入增长6%,比原来快的多。

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且把基础设施作为切入点,我认为非常好。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的状况第三点提到,我们现在又出现了生产能力全面过剩的情形。这种状况之下,很可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就比较多,农民收入的增加就会比较困难。在这种状况下,如果说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以基础设施的投入作为切入点,这样的话在农村里面的基础设施投入本身是一个投资需求,而且在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和生活有关的,饮水、道路、电网、通信、广播电视,这些基础设施改善以后,还可以用所谓的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极大鼓舞了农村对现代化产品的需求。这样农村的情况才好,把农村的市场变成全国大市场的一部分,把城市里的过剩的产能消化掉,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渠道就通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就有可能。更何况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时候,基本是雇佣农村劳动力,使用当地的材料,同时可以变成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来源。

这样讲起来以基础设施投入作为切入点,来启动市场,当然可以达到我们的目标。因为提到很多的关于饮水、道路、改厕、沼气等等,这些都是与新农村有关的。这些目标达到了,再加上提高教育,人力资本等等,这样劳动力素质就提高了。如果群众的这个目标能够达到了,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出去,收入就增加快,生活宽裕的目标就能够达到。如果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出去,从生产者变成消费者,在这种状况下,留在农村里面就有需求,提高科技,发展生产,而且提高科技,发展生产就不会出现像过去那样变成增产不增收的情形。

同时,如果把农村的基础设施,比如说道路建设搞好,农村就会发展。而且村村通电视,农民就能够接收到现代化信息,这样我们就在向社会主义新农村方向努力,而且在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上面,针对他们的分散,而且对农民的急需的项目作为切入的话,这样农民就要参与,有利于民主的培养。

当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后,大家也很关心,有很高的期望,但是也很担心。担心的就是这么好的一个目标,是不是又变成给农民一个新的负担。怎么样实实在在地给农民带来物质利益,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增加他们的收入?

几点建议

为此,林毅夫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首先必须搞清楚,新农村建设是建在什么地方?林毅夫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是建立在现有的自然村之上,当然会有例外。为什么说自然村为基础,因为新农村建设是给农民建设的,农民不光是在地广人稀的地方,像美国、加拿大,农民住在大农场,就是在人多地少的东亚经济,包括日本、韩国,包括我们自己,农村总在农场上或者农村附近,农民不会住远离农场的地方,开车,骑摩托车,每天去,不会这样。当然,有两个例外,比如说北京五环以内没有地了,当然就不是自然村了,或者是工农规划,禁止开发区,除此之外都是。新农村建设一定建在自然村,这样才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第二,农村的标准是什么?应该是公共品的提供。我们知道农村里面和城市里不管是生活、生产都有公共设施,饮水、通电、通广播、电视、电网、道路。过去我们这方面的设施主要是集中在城市,农村相对比较落后。林毅夫认为,新农村建设我们是以城带乡,以工助农,我们现在以这个为切入点启动农村的市场。但是,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的投资过去不足。新农村建设是政府推动的,为农民谋福利。这样的话,农民的住房是私有品,不是公共品。就是说农民有多少钱就住多好的房子,各地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时候,一定不要为了达标,为了好看,拆并村、建立新村,拆掉房子建立新的房子,这样的话,很可能又给农民带来很多的负担和伤害。

第三,既然是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资金自然很重要。有学者推算,如果按照农村饮水、道路、沼气池的改造、厕所的改造、电网的改造,广播电视都做了,估计要投资4万亿。如果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公共设施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阶段,这样还有15年时间。作为以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为切入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初级阶段应该相适应的。这样讲起来,从现在到2014年,每年投入是7000万,这样每年投入一些公共设施,这部分主要是政府的投入,也可以动员社会资金的参与,同时可以动员受益的农民投劳投工。

第四,应该把握的思路。我们全国的发展不一样,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和标准不一样,同时应该有比较长远的规划。农民自己最知道,他急需的是什么,在项目的规划和选择当中,应该有一个农民的产品。如果掌握这几点,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的时候,我相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荣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