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故事》王富莲:把稻米卖到上海的云南“最魅村姑”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23日  作者:外培部  来源:  点击:

王富莲,女,1983年3月出生,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人,云南村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昌宁县昌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2023年云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荣获云南农业大学“头雁”培育项目“优秀班干部”称号。在参加此次头雁项目学习之后,更增加了王富莲创业的动力,她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横向联合扩大经营规模,发挥规模优势,通过“企业+”方式优化的农民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模式,切切实实为参与的农户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家乡的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


王富莲2016年返乡创业,成立公司,注册“最魅村姑”商标,她一直有一个愿望,想还家乡一个碧水蓝天的生态环境,让家乡的百姓不用家庭分离再到外面去打工,在自家的农田就可以创收经济效益。为此,她带着云南省农科院的专家到昌宁县的 每一个乡镇考察并在各镇取水土样到权威机构检测,最后选址在昌宁县漭水镇种植有机水稻,在专家团队技术指导下,成功的种植出了优质水稻并获得了有机认证,从此拉开了“最魅村姑”高原有机大米品牌建设的序幕。如今“最魅村姑”高原有机大米已在昌宁开花,漭水、勐统等乡镇均种植了“最魅村姑”高原有机水稻。王富莲为保证产品质量,常年穿梭在田间地头,严把质量关,真正做到了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公司以扶贫助农为己任,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模式,重点开展有机水稻种植,大力发展有机生态产业链。目前共计流转土地3500余亩开展标准化种植,并辐射带动当地及周边农户种植3000余亩。带动农户568户2300多人实现创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5户439人脱贫。公司生产季节性用工3000余个,户均增收3000元。留住了年轻一代在家乡搞生产、搞建设,缓解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


图片


公司坚守“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使命,在云南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帮扶下,开展非转基因优良水稻品种的种植,并进行示范和推广应用,通过流转土地、技术指导、日常雇工、农产品收购等措施带动农户实现创收。公司在整个生产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有机标准。秉承“产地安全、生产安全、质量安全”的“三安”宗旨,坚持“零污染、零化肥、零公害、零添加”的“四零”标准,采用有机环保的耕种模式,统一种子、统一耕种标准、统一加工,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并对产品进行溯源码标识,保证了产品的过硬质量,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图片


为了让有机大米能够走出去,王富莲奔走在全国各地一线城市推广学习,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展会展销及直播等销售方式,产品现已达到供不应求。在昌宁县漭水镇举办了开秧大观活动,邀请了世界著名探险家,奥运火炬手,马拉松领跑者金飞豹先生以及全国各地优秀企业家和客户朋友来参加开秧活动,此活动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在200多家媒体报道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昌宁及昌宁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素养以及大山里的农产品。


导师: 王英丽    云南一县一业数字赋能中心培训主任

导师点评:王富莲学员做企业充满韧性,在高端大米的种植、加工、销售环节做足了功夫,带动了当地百姓的收入与就业,非常值得肯定与点赞,学员目前在营销上开启私域运营,是在销售通道上的一大亮点,对云南农特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担任班长,尽职尽责,深得学员的喜欢,是一位充满领导魅力、扎实做事的企业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