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故事》李鹏勋:为率领百姓增收致富,三十年坚持做好一个“菇”产业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29日  作者:外培部  来源:  点击:

李鹏勋,男,生于1975年7月,居住于保山市昌宁县,昌宁县棚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23年参加由云南农业大学组织的云南省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他说:“感恩国家对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视,带着泥土的芳香走进了知识的殿堂,感谢云南农大老师和各行精英倾囊授课,使我在课堂接触到丰富的三农理论知识和营销方略,在系列的参观互访互学中赋能了我的视野广度,在云南农大老师保姆般服务下,我奔赴到浙江踏访“两山”诞生地,深入“千万工程”示范村,触动很大,有了感悟,虽然我从事的只是农业产业中不起眼的一环节,但这次学习后,只有生态发展才能持续成长,将指导着我食用菌种植的方针!”

通过“头雁”项目的学习,他收获很大,回到合作社,他积极发挥“头雁”作用,不断发展壮大平菇种植,带领更多的农户共同致富。目前昌宁县棚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主要以平菇种植为主,兼种植榆黄菇、香菇、木耳、羊肚菌等,产品以新鲜食用菌销售为主,主要供应本地超市、农贸市场,剩余销往临沧、保山、大理等地。昌宁县棚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诚信经营的经营理念,深受消费者青睐,每年生产菌棒18万余棒,在昌宁县棚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及销售给合作社社员种植,每年生产鲜菇300多吨,营业收入200多万元,纯利润30万元。有付出就有回报,经过辛勤努力,劳苦奔波,被群众和干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1992年他初中毕业,怀揣着梦想以满腔热血走出大山迈入昌宁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大门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在这期间他偶然在课堂上听到老师讲人工栽培食用菌非常畅销,并且学校也有一个食用菌栽培实验室,而且食用菌栽培前景很好,当时他是头一次听闻有这样一门技术,并暗暗记下了老师的名字。下课后他就去察看了食用菌栽培实验室,看到确实有实验室存在并在运行,因此他暗下决心要学好这门技术,也许将来还要靠这门技术养家糊口、发家致富呢。之后,他更加认真积极的钻研人工食用菌栽培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不懂的就主动找管理食用菌栽培实验室的老师请教,同时利用周末及课余时间去实验室当老师的助手,经过他认真的虚心的诚恳的学习平菇种植技术,半年后他基本掌握了平菇的制种和出菇管理技术,加之他平时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各科学习成绩均在年级名列前茅,多次受到老师和学校的表扬。因此,1995年毕业后他被学校留校聘为代课老师,专门教授人工种植食用菌的课程,期间还被聘为学校实验室的管理员,从此他正式走上了食用菌理论研究和实验的道路,与食用菌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在培训学员食用菌栽培技术推广等方面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他深感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不高,于是他边教学边参加了云南农业大学的农业推广专业的专科自学并获得了毕业证书。到2002年,他干了8年的代课老师后主动与学校办理了解聘手续,承包了学校闲置的6亩荒地,搞起了平菇大棚种植,成了自谋生路的专业户。实践出真知,重复得经验,在昌宁县职业技术学校这6亩食用菌栽培基地上,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种了9年,在这9年里他尝试了20多个食用菌品种的栽培,并在昌宁县第一个成功栽培出猴头菇,杏鲍菇、金针菇、黄背木耳、滑子蘑、白蘑菇等品种,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和好评。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验,他经过反复的研究和思考,总结出要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单凭借技术过硬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很好的管理水平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而且只有发动大家一起种植,才能把这个产业做好做大,才能健康稳固地发展,于是在团县委和县供销社的指导和帮助下,他和三个工人发起,动员他的学生以及有意向种植食用菌的52户农户,成立了昌宁县棚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2011年3月30日昌宁县棚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有40户种植户分布在昌宁县各个乡镇,其中有8户是凤庆县、云县、沧源县合作社成员,主要以种植平菇为主。2018年为了响应县委政府的号召打赢脱贫攻坚战,吸纳了50户建档立卡户到昌宁县棚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免费给他们教授平菇、木耳种植技术,而且还赠送菌种,教他们试种并依托财政统筹整合资金项目建大棚种植基地,连续3年(2018-2020年)给建档立卡户及成员每户每年分红1000元,鼓励群众加油干,让合作社种菇社员乐开花,不论集中连片还是分散各地,合作社社员齐心协力共同打造昌宁县棚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2009年他被评为“昌宁县创业促就业杰出带头人”光荣称号;2013年荣获保山市第二届“保山市青年创业市长奖”;2016年被田园镇达丙社区党总支授予“产业致富带头人”;2016年“昌宁县棚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被授予“省级示范社”;2017年“昌宁县棚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为云南省食用菌协会理事单位,并被聘为理事委员;2018年通过省级考试,获得菌类园艺中级工证书;2022至2023年被中共田园镇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导师:邓明华教授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导师点评:李鹏勋,在昌宁县第一个成功栽培出猴头菇,杏鲍菇、金针菇、黄背木耳、滑子蘑、白蘑菇等品种,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多年来,李棚勋在平菇种植技术上的多“磨”、在销售技术上的多“磨”和管理技术上的多“磨”,经济效益越来越好,2023年在云南农业大学农村干部培训基地参加“头雁”项目培训,学到了新知识,开阔了眼界,结识了新朋友,李棚勋表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自己深耕的食用菌栽培领域,继续努力,作为头雁,带领乡亲们种菇致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