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故事》何建瑶:亮好”头雁“身份,不忘初心助民富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0日  作者:外培部  来源:  点击:

何建瑶,男,1986年9月出生,现居住在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菠萝村民委员会小坝子村民小组,2005年毕业于思茅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生产活动,2013年担任小组长,现担任菠萝村委会副主任,主要以茶叶、柑橘及甜龙竹笋种植为主。2023年参加云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在云南农业大学接受培育。通过头雁项目系统的学习后,何建瑶对农业信心更足了,希望将来用自己的实践带领更多从事农业生产的百姓走向成功之路,助力百姓发展乡村产业。

从小生长在农村的何建瑶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2005年中专毕业后的他亦然选择回到了农村,家乡有着供养他上学读书的几十亩茶叶,他选择了茶叶初制,一干就是近二十年。单调的加工生涯拴不住年轻人躁动的心,一个偶然的机会跟着几个朋友学着种植辣椒,投了几千块种了两三亩,没几个月就赚了一万多,那时价格并不是很好,只是辣椒品质和产量高,就天真的以为农业赚钱真的很容易,找银行贷了几万加上自己几年来辛苦攒下的,租了农户二十多亩地,盲目扩大种植,结果没经验没技术,一年下来全搭进去了。那时候何建瑶年轻气盛不服输,接着又约着朋友想办法投资接着干农业,种过荷兰豆、甜玉米、豇豆等等,几乎都是赔钱。

村民们看到年轻气盛、敢闯敢干的他,于是在2013年就把他推选当上小组长。那时候农村网络不是很发达,甚至很多农村不通电话,可那个小村子例外,早几年就通电话了,上过几年书的他购买电脑,并用电话线接通网络。白天他在小作坊加工茶叶,晚上躲在房间里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花花世界”。2014年初何建瑶召开村民会议,商议如何把农民手中零散的基本农田集中起来流转出去,摒弃种粮食低收入且累人,把精力集中到茶园、果园上提高经济收入,从而快速发展家乡产业。何建瑶把农户土地集中起来流转到合作社,农户按照自己家田地面积每年收取租金,农闲时还可以在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但总体上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肯定。2020年,在组织的动员下,他在村委会担任副主任一职。那年,何建瑶所在的村有三百多亩旱地改成水田且必须种植水稻。为了项目推进,村委会统一从老百姓手中流转土地过来种植水稻。自从角色的转换后,何建瑶接触农业的机会就不仅仅停留在田间地头了,很多次外出观摩学习,结合自身很多失败的经历,很快就让三百来亩水田顺利种植水稻并有收入。

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农村基层工作的何建瑶,游走在田间地头,穿梭在邻里间小巷。曾多次外出学习农业典型经验做法,回到家乡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引导百姓往产业振兴方向发展。何建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地理优势,投资种植三十多亩柑橘,并带动周边一百多户农户种植,有的已经形成规模。好多果农都在考虑跟风热潮种植业,何建瑶引导着大家,他说:“不要一味跟风,专业化的管理很重要,只要自己的农产品品质保障了,市场再差我们都有自信。”现在他所在的村里柑橘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平均年产值3000万以上。自从柑橘种植引进后,整个村从年人均收入9000余元提高到现在15000多元,有的农户还购买了无人植保机尝试着走向现代化农业。

何建瑶回到家乡带领大家减少化学肥料投入,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为主,养好土地,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变废为宝,将过去到处污染环境的咖啡鲜果壳,通过混合搅拌消杀发酵后用到地里增加有机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他一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农业的热爱,用创新的思维引领着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同行人。他说:“其实我们并不孤单,哪怕失败了,我们留给后人同样有失败的经验。失败的路我替你走了,希望你早日成功!”他用勤劳的双手带领着村民创造财富,实现人生价值。

导师:杨学虎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院长 教授

导师点评:在农业发展的研究中,何建瑶同学展现了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他不仅分析了传统农业模式的特点,还探讨了现代农业技术在提高产量、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同时,他注意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性,这一点在当前的全球背景下尤为关键。此外,学生在种植过程中还积极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这不仅增强了他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也为后续的收获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总体而言,该同学在农业发展领域的创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展现了在创新方面的独到见解。我期待他能够继续发扬创新精神,为农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