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树下间套种蚕豆、小麦

发布日期:2014年07月04日  作者:采编李晓莉  来源:转载  点击:

漾濞县是全国著名的核桃之乡,在长期的核桃种植过程中,这里的群众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种养结合、间套种植的核桃发展模式,这种立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而且为群众的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棵核桃树,给彝家人带来了幸福。

种养结合效益高
    刘文龙,漾濞县苍山西镇马厂村委会副主任,一个地道的农民。以前,他从事过挖沙、运输、炼汽油等工作,然而,他都觉得不能发挥他的专长。2001年,刘文龙转行搞起了核桃种植,他承包了苍山西镇马厂村集体的1000多亩山坡,用来种植核桃,承包期为50年。
    由于核桃生长期慢,从幼苗到挂果一般需要8~15年,15年后才进入丰产期。而在这一段时期内,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因此,刘文龙在提高土地利用率上做起了文章。
他在核桃林场内建设了一座养殖场,里边饲养了猪、牛、羊等牲畜。为了减少饲料成本,刘文龙在核桃树下种上了牧草、小麦、玉米、蚕豆等作物,收获后再用来饲喂猪牛羊。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刘文龙的养殖场,共有猪800多头、牛50多头、羊200多只,每年有近200多万元的毛收入。据介绍,这些牲畜每年可产生粪便10万多公斤。刘文龙将这些粪便收集起来用作核桃树的肥料,一来对核桃树的生长非常好,二来它极大地减轻了刘文龙购买肥料的成本,真可谓一举两得。
    “通过这种种养结合的方式,我们力求打造一种全新的、立体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刘文龙对自己的这种做法感到很自豪。

间套种植好处多
    记者乘车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来到了漾濞县苍山西镇光明村委会鸡茨坪村。一下车,看到一棵棵苍劲古老的大核桃树静静地矗立在眼前,满眼皆是绿色。据随行的漾濞县农业局党总支书记赵志辉介绍,光明核桃是漾濞核桃的典型代表,其果大、壳薄、仁白、味香、出仁出油率高、营养丰富,全村树龄在200年以上的核桃树约有6000多株。
    在一些大核桃树中间的地里,记者看到有的套种了蚕豆,有的套种了小麦,麦穗一片金黄,随风摇曳,显然,已经丰收在望。
    据了解,漾濞种植核桃的历史非常悠久,这里的人们在核桃种植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核桃与各种农作物间套作的独特农耕模式。由于核桃与各种农作物间套复合栽培,在耕种农作物的同时,又起到了为核桃施肥、中耕松土、除草、浇灌的作用,核桃因此生长快、结果早、结果多,而且还多收了粮食。这种核桃与农作物复合系统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2013年,这种散发出浓郁农耕文化魅力的模式被农业部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现在我们每年都在这里举行漾濞县核桃节,很多人都会慕名前来,漾濞核桃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赵志辉说。

“大树底下”致富忙
    为了让农户们从核桃种植中得到更多的收益,2010年,刘文龙组建了漾濞县马厂核桃园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刘文龙每年都会请来农业、林业技术员,免费为社员进行核桃树嫁接、修剪和施肥等技术培训。每到核桃销售季节,刘文龙会组织收购核桃,而且他向社员收购核桃的价格通常要比其他人每公斤高出0.1~0.2元,这就增加了群众入社的积极性。目前,整个马厂村的570多户群众,有100多户加入了他的合作社。
    由于核桃林场和养殖场的活计较多,刘文龙一人忙不过来,为此,他招了15个工人在林场帮忙。在核桃收获季节,他每天需请40多个人来帮忙,因为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去了,现在要找到合适的人来帮忙,是一件令刘文龙很头疼的事,工价也从平时的每天80元涨到120元。
    随着漾濞核桃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每到核桃收购季节,就会有商家主动前来与刘文龙商谈核桃收购事宜,现在合作社的核桃都已经卖到了省外,平均每户社员有2万多元的收入。
现在,整个马厂村家家种核桃,多的有500多亩,少的人家也有10多亩,全村核桃种植面积6000多亩,亩产核桃100多公斤,亩产值近3000元。
    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这是一个世外桃源,这是光明村委会鸡茨坪村的美丽画卷。现在当地村民正依托核桃这种资源优势发家致富。
    记者走进村中的苏果兴家,在院子中间,有一棵大核桃树,树荫遮住了整个院子,在炎热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凉。据苏果兴介绍,他家依托这些古老的核桃树资源办起了农家乐,人多时,每天有100多人前来就餐。现在他家每年的核桃收入和农家乐收入各有6万元左右,核桃和农家乐已成为他家收入的两大主要来源。


关闭